
11月12日下午15:20,北京科技大学第392期学生业余党校暨数理学院、高等工程师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第二讲顺利举行。本次培训由北京科技大学帮扶办副主任、驻秦洼村第一书记高龑主讲,高龑以“驻村第一书记眼中的乡村振兴”为主题分享了自己在基层帮扶的经历,带领同学们深入了解了乡村振兴与高校的密切联系。全体党校学员线上参与学习。会议由党校办公室主任商雪华主持。
高龑主讲
会议伊始,高龑带领党校学员回顾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工作的阶段性成果总结及规划部署,使学员们进一步深刻认识到了乡村振兴战略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随后,高龑介绍了北科大定点帮扶工作的整体情况,在一批批科大人的努力下,现已形成了“推进机制、制度保障、组织支撑、人员保障”的联动帮扶机制,几年来,科大人深耕教育帮扶、加强产业帮扶、提升科技文化帮扶、推进乡村建设,使得秦安县展现出前所未有的“乡村新面貌”。高龑还强调,推动乡村振兴,还是需要一支队伍把高水平的工作理念和工作能力带到最基层的农村。
分享驻村生活
接着,高龑带领大家走进了自己在帮扶一线的驻村生活,使同学们更直观地了解了驻村帮扶工作队主要职责任务,高龑将两次来到秦洼村称为“一段开拓视野的体验”和“一段刻骨铭心的成长”。他提到,刚开始的工作是艰难的,需要在短时间克服语言关和心理关,随着驻村工作的深入,加之当地干部的帮助,渐渐地也掌握了工作经验、适应了驻村生活,能够扎扎实实地带领秦洼村实现全面发展。
分享“驻村经”
高龑还与学员们分享了驻村第一书记的“驻村经”,在工作中要耐心沟通,帮助村民们释疑解惑,拉近彼此心灵距离,取得村民们的信任,这是特别重要的。但同时,也要与村民们保持距离,尽力而为不要大包大揽,学会依托当地干部力量。为官一方,就要造福一方,要吃苦耐劳、冲锋在前,热爱这份事业,享受这份特别的经历。
寄语入党积极分子
会议最后,高龑也寄语入党积极分子们,希望大家多参加实践活动,做一个看到过真相、有过实践经历、能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人,这样才能了解脱贫攻坚对于一个村而言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成果,充分落实“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科研精神,为乡村振兴贡献理学青年的力量。
全体党校学员线上参与学习
青年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也是重要建设者。希望这堂党课能够成为各位入党积极分子心中的种子,在未来萌发奋进力量,为乡村振兴特别是其中的教育工作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践行当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摄影:数理学院)
(责编:张心茹、付云笛)